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

李贄(1527年十月廿六-1602年三月十六)[註 1],明朝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。[1]初姓林,名載贄,後改姓李,名贄[2],字宏甫,號卓吾,又號溫陵居士[3],是明朝頗有影響力的思想家、史學家和文學家,後被公家迫害,乃自殺,死後一度被泉州民眾奉之為神,稱「溫陵先師」(溫陵乃泉州舊稱)。李贄的著作有《焚書》、《續焚書》、《藏書》等。

李贄

李贄
李贄

籍貫 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
族裔 漢族
原名 林載贄
字號 字宏甫,號卓吾,又號溫陵居士
出生 1527年11月19日
福建泉州府南門外
逝世 1602年5月7日
墓葬 北京市通州區海子公園燃燈塔西側
親屬 李鍾秀
出身
嘉靖三十年(1551年)中舉人
著作
《焚書》《續焚書》《藏書》《續藏書》
李贄(1527年十月廿六-1602年三月十六[註 1]明朝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。[1]初姓,名載贄,後改姓李,名[2],字宏甫,號卓吾,又號溫陵居士[3],是明朝頗有影響力的思想家、史學家和文學家,後被公家迫害,乃自殺,死後一度被泉州民眾奉之為神,稱「溫陵先師」(溫陵乃泉州舊稱)。李贄的著作有《焚書》、《續焚書》、《藏書》等。

家世生平

李贄明世宗嘉靖六年(1527年11月19日)農曆十月廿六日出生於福建泉州府南門外。六世祖林駑是泉州巨商,從事遠洋貿易,乘船往來於泉州與忽魯模斯(今伊朗阿巴斯港)之間,並娶當地女子為妻。他的父親李鍾秀以教書為業,李贄七歲時便隨父親讀書、學習禮儀。[4]
嘉靖三十年(1551年)中舉人,五年後,授河南共城教諭
嘉靖三十九年(1560年),擢南京國子監博士,數月後,父白齋公病故於泉州,回鄉守制。時值倭寇攻城,他帶領弟侄輩日夜登城擊柝巡守,與全城父老兵民同仇敵愾。
嘉靖四十二年(1563年)出任北京國子監博士
嘉靖四十五年(1566年),補北京禮部司務,浸淫陽明學佛學
萬曆五年(1577年),任雲南姚安知府[5],三年後棄官。[6]
萬曆九年(1581年),春,應湖北黃安耿定理之邀,攜妻子女兒到耿家鄉黃安天台書院講學論道,住耿定理家中充當門客而兼教師,[7]但和耿定理做大官的的哥哥耿定向意見衝突。定理死後,遷居麻城[8]維摩庵,過著半僧半俗的「流寓」生活。後遷至麻城龍潭湖芝佛院,讀書著述近二十年。
萬曆十六年(1588年),剃髮為僧,[9]雖身入空門,卻不受、不參加僧眾的誦經祈禱。他有潔癖,衣服一塵不染,經常掃地,以至「數人縛帚不給」。
萬曆十八年(1590年)其《藏書》在麻城刻印出版。
萬曆二十年(1592年)作《童心說》,批點《西廂記》民間文學,刊印《卓吾評點水滸傳》。
萬曆二十五年(1597年)至二十八年(1600年),到山西通州濟寧金陵遊歷。在濟寧、金陵曾兩次與利瑪竇見面,討論天主教佛教教義。二十八年回到麻城。同年冬天,湖廣僉事馮應京以「維護風化」為名,指使歹徒燒毀龍湖芝佛院,又毀壞他預為藏骨的靈骨塔。李贄被迫避寓麻城東北商城縣黃檗山中。
萬曆二十九年(1601年),前御史馬經綸聞訊將李贄接到通州,住蓮花寺。
萬曆三十年(1602年),都察院左都御史溫純及都察院禮科給事中張問達,上疏奏劾李贄,明神宗見疏即下詔,以「敢倡亂道,惑世誣民」之罪,逮捕李贄下獄,著作被通令燒毀。入獄後,李贄聽說朝廷要押解他回原籍福建,感慨道:「我年七十有六,死耳,何以歸為?」又說:「衰病老朽,死得甚奇,真得死所矣。如何不死?」寫遺言詩曰:「志士不忘在溝壑,勇士不忘喪其元。我今不死更何待?願早一命歸黃泉!」
三月十五,呼侍者剃髮,奪其剃刀割喉,氣不絕者兩日,三月十六日(公曆5月7日)子時氣絕,享年76歲。東廠錦衣衛寫給皇帝的報告,稱李贄「不食而死」。馬經綸葬之通州,墓今猶存,在北京市通州區海子公園燃燈塔西側。
萬曆三十八年(1610年),李贄的學生汪可受,以及梅掌科蘇侍御銀錢為李樹碑。據說「卓吾血流二日以歿,慘聞晉江,士庶甚閔,於晉江西崙作『溫陵先師』廟,頗奉香火,後毀於兵燹。」[10]
李贄生有4子3女,除大女兒外,其他都不幸夭殤。

思想

李贄深受「陽明學」支流「泰州學派」影響,是羅汝芳學生,把王陽明與羅汝芳的學說推向極端,[11]且以「異端」自居。針對當時官學和知識階層獨奉儒家程朱理學為權威的情況,貶斥程朱理學為僞道學,提出不能「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」。詩文多抨擊前七子後七子復古之主張,認為《西廂記》、《水滸傳》就是「古今至文」。公安派三袁兄弟受其影響較深。
晚年頗好史學,據歷代正史纂《藏書》,又廣泛收集明代資料撰寫《續藏書》,對傳統史學觀點有所突破。李贄承認個人私慾,「私者,人之心也,人必有私而後其心乃見」。「天盡世道以交」,認爲人與人之間的交換關係、商業交易合乎天理。

自述

李贄自稱「不信道,不信,故見人則惡,見則惡,見道學先生則尤惡。」
在《自贊》一文中,他毫不掩飾自己的個性:
其性褊急,其色矜高,其詞鄙俗,其心狂痴,其行率易,其交寡而面見親熱。其與人也,好求其過,前不悅其所長;其惡人也,既絕其人,又終身欲害其人。志在溫飽,而自謂伯夷叔齊;質本齊人,而自謂飽道飫德。分明一介不與,而以有莘藉口;分明豪毛不拔,而謂楊朱賊仁。動與物迕,口與心違。其人如此,鄉人皆惡之矣。昔子貢夫子曰:「鄉人皆惡之何如?」子曰:「未可也。」若居士,其可乎哉!
關於落髮為僧,在《與曾繼泉》一文中,李贄寫道:
其所以落髮者,則因家中閒雜人等時時望我歸去,又時時不遠千里來迫我,以俗事強我,故我剃髮以示不歸,俗事亦決然不肯與理也。又此間無見識人多以異端目我,故我遂為異端以成彼豎子之名。兼此數者,陡然去發,非其心也。
坦然入獄:
名山大壑登臨遍,獨此垣中未入門。病間始知身在系,幾回白日幾黃昏。
遺言:
倘 一旦死,急擇城外高阜,向南開作一坑,長一丈,闊五尺,深至六尺即止。既如是深,如是闊,如是長矣,然復就中復掘二尺五寸深土,長不過六尺有半,闊不過二 尺五寸,以安予魄……未入坑時,且閣我魄於板上,用余在身衣服即止,不可換新衣等,使我體魄不安……即安了體魄,上加二三十根椽子橫閣其上……使可望而知 其為卓吾子之魄也。周圍栽以樹木,墓前立一石碑,題曰:「李卓吾先生之墓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